上杭教育信息网 FJSHJY.NET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教育科研 > 教师论文

信息技术_201003_县级教育门户网站的建设

来稿单位:网络中心   发布日期:2010/04/07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县级教育门户网站的建设

 

福建省上杭县教育局 钟伯炘

 

发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2010年3月(总第225期)

 

一、把县教育网站建设成高适应性的门户网站

Web2.0时代,教育门户网站服务对象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先的下载、浏览、搜寻,变为上传、分享和创建交互。原有的“受众”的称呼已不再合适了,他们的上传、分享和交互行为,使之兼作“授众”,有专业人士干脆称之为“媒体使用者”[1],本文仍笼统地称之为“用户”。教育门户网站的用户大致分四类,即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在使用门户网站时,各类用户不单表现出各自的业务角色倾向,还常常游离于业务边缘,扮演和自己的业务关系不一定密切的公众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需求,如下表所示:

门户网站用户

业务角色需求

公众角色需求

教育主管部门

行政管理

共享、诉求、交互、生产与创造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教育、教学、教研

学生

学习

家长和社会人士

知情权、监督权

面对门户网站,用户的需求复杂而多样:生存、社交、发展、安全 、共享、诉求、交互、生产与创造等等,不一而足。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必须主动满足各类角色的需求,充分利用Web2.0技术成果,把网站建设成一个高适应性的门户网站。

1、适应教育网站用户的业务需求

为了适应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需求,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业务需求,学生的需求和社会人士的知情权,需要认真规划网站的框架结构和栏目设置,把网站建成教育行政管理者和教师的工作业务平台、网上办事和接受社会监督的场所、虚拟的社区和联结互联网的通道。

目前,笔者所在的上杭县教育信息网 (Http://www.shjy.gov.cn) 网站上开设的常规频道有:教育概况机构设置政策法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教育科研;为了适应项目性工作管理需要和方便网站框架结构管理,我们还开设了一个弹性频道即“教育专题”,用于管理常规频道、特殊频道无法归类的栏目。另外,还开设两个特殊频道,即“授权平台”和“内网平台”。“授权平台”是用户需要在使用前通过身份验证的应用,如学籍系统网上办公电子邮箱下载上传等;“内网平台”是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需要,限制使用地点和群体,即只能在教育网内网范围内使用的栏目,如基教期刊库同方素材库浙大资源库有声图书馆课堂直录播等。在网站首页栏目板块上,主要为适应教育门户网站的行政管理需要,在首页主要位置设置了职能办公室板块和职能信息发布板块,同时兼顾并妥善安排教师、学生、网上办事、公众参与、便民服务、娱乐等板块的位置。

2、适应教育网站用户的公众需求

用户在教育门户网站上,除了业务的需要扮演业务角色之外,很多时候可能和自身业务没多大关系,他们或许在处理业务的空隙,想起有什么私事要办一下,如关心一下时事、转个账、听一会儿音乐什么的,这时游离成其他角色或成为公众,扮演的是公众角色。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公网,教育门户网站不适宜严格分离公网与内网,更不能禁用公网而形成一个教育信息孤岛。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待用户发生和业务擦边的上网行为,不能拦截,只能引导,教育大家在适宜的时间做适宜的应用。不仅如此,面对门户网站,公众用户同样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列举的生存、安全、社交、社会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动机和诉求,我们在门户网站上努力搭建学科和专题论坛、建言献策、留言板等“去中心化”的业务平台,提供各类便民服务,满足公众用户的心理需求,从而为网站聚集人气,让更多用户成为门户网站的信息使用者、信息创造者和教育信息化的助推者。

3、适应引领县域教育网站群建设的需求

“教育网站”与“教育门户网站”的重要区别是,后者肩负所属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引领任务,信息、资源、平台的共建共享任务,区域内各子站建设的统筹和指导任务。教育门户网站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大家庭”中的“家长”,是群龙之首,“主动承担”、“引领成长”是一个“好家长”的标准。我们在建设县级教育门户网站时,在充分利用市、省级主管部门提供的适应面更大的共性软件、平台外,深入分析本县区域内的共性需求,开发好适合本县区域的共性软件、平台,组织和指导各下属学校分析各自的个性需求和特色,建设好学校、学科子站。诸如政策法规、本地资源库、乡土资源库、各应用平台等等,做到“县建校用”,如果这些栏目适合出现在子站首页上,链接到门户网站上就行。在引领和部署网站群建设中,务必做到只要上级提供的,下级绝不重复建设,做到让网站群成员突出个性和特色,同时也带领本网站群主动融入到当地政府网站群和上级教育网站群中。

4、充分利用Web2.0技术成果

Web2.0的特点是鲜明的,它是以聚合内容(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维客(Wiki)、即时通讯IM(Instant Message)、博客(Blog)、标签(TAG)、社会性网络服务(SNS)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可扩展标识语言(XML)、交互式网页开发技术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网格计算、语义网、P2P等新理论和 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它还包括网络电视、BT(bittorrent)下载、草根分类(folksonomy)、混编(microformasts)等一系列辅助技术手段[1]。随着Web2.0的成长,“富媒体”、“自媒体”不再是新名词了。

作为教育门户网站,要选好能应用这些成果的网站内容协作平台(WMC)和网站开发商,将这些技术成果充分地应用到门户网站中来,搭建好各类“去中心化”服务平台。如将富媒体应用融入教育门户网站的建设中,利用RSS技术为访问频度较高的用户提供订阅相关栏目信息服务;利用Wiki技术开发教研平台、建设本地资源;利用Blog技术开发名师博客服务;利用Tag技术对信息进行归类,为每个细览页定制相关信息链接栏目;利用工作流、表单等技术实现在线办事、公众参与这两类应用的诸多需求。又如,利用多标签页技术,将同类栏目进行子栏目细分,并呈现在页面的同一个板块中,首标签页上显示子标签页中发布的最新信息,以增加页面的栏目容量,提升栏目的关联度,实现“超市+仓储”的信息组织方式,满足首页呈现、密集呈现、定位浏览和高效浏览的用户需求。

二、把县教育网站建设成强粘度的门户网站

所谓网站的粘度,就是用户与网站间的关联度、用户对网站的依赖程度。增强粘度是教育门户网站建设的更高追求。作为门户网站的建设者,还要做网站用户的服务者、导航者。只有提高网站的方便性和亲和力,才能增强门户网站的粘度,从而使网站更加鲜活、创造更高的绩效。

1、通过服务好特定群体来增强网站粘度

开设教育门户网站用户们息息相关的栏目,收集和展示和他们息息相关的资源和成果,不仅将成果转化为新的资源,取得了在更大范围共享的效益,还满足了用户们共享和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用户对网站的粘度。如在门户网站的教师板块中,开设实验之窗、校园景致、名师风采、CN论文等栏目,在学生板块中,开设星光灿烂、校园之声、艺苑撷葩、小喇叭等栏目,在公众板块中,开设便民服务、软件下载、轻松一刻、广告合作等栏目。在“实验之窗”栏目中,展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各种做法;在“校园景致”栏目中,展示各校的风景图片;在“CN论文”栏目中,收集全县教师CN论文;在“星光灿烂”栏目中,展示全县学生的获奖表彰情况;在“艺苑撷葩”栏目中,收集全县学生的县级以上艺术类获奖作品;在“小喇叭”栏目中,为幼儿园小朋友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经典节目“小喇叭”;在“轻松一刻”栏目中,收集时下热门的音乐、动画、视频、游戏,在“广告合作”栏目中,收集网站首页广告条块上发布的各类宣传标语和友情广告……总之,通过对这些栏目的信息充实,逐渐扩大与用户的联系,积聚人气,提升网站粘度。

2、通过办好便民服务栏目增强网站粘度

在便民服务板块,汇集各种公众生活、学习、工作相关的各类专业部门开发的数据库查询服务链接地址,如汇集购物网站,电子银行,各种资费查询,各种证件查询,健康指标查询,交通天气查询等服务。又如根据县级门户网站的大量用户在农村生活,农事、民俗多按农历安排,农村用户对天气十分关心的情况,我们把日历安排在Banner的右边,同时显示农历、提供万年历链接和当地天气预报链接。对用户在因特网上注册的需要用户身份认证的应用进行归类,汇集、整合同一个窗口中,用户只需完成一次勾选,就可以方便登录各类应用系统,如各种邮箱系统、一些热门应用、搜索引擎等。链接区域建设也属便民服务范畴,门户网站就是要为用户提供通往有可能访问的网站链接,做好链接的分类工作,必要时安排LOGO图标链接。门户网站做得有亲和力,用户在应用中,觉得方便了,就能产生重复使用和拓展应用的需要,我们不但能换得用户对门户网站的粘度,还能做社会信息化的推介工作,一举多得。

3、通过统一内在美和形式美来提升网站粘度

对于首页美化的问题,鉴于教育门户网站,属于政府网站的范畴,严谨和亲和是基调,切忌花哨。在版面的安排上,县级教育门户网站的首页长度最好不要超过三屏,宽度以1024象素为好。防止广告条块喧宾夺主,巧妙安排其位置,并定时自动收拢关闭广告条块,以保持门户网站页面的整洁。尽量少用或不用装饰性、表意性的图标,各区域的边界绝不含糊,各板块间隙等宽,甚至精确到象素。上杭教育门户网站的整个首页的色调在栏目线框、部分区域底色块以及大板块间隙的粗线条上统一,并按季节轮换自动为用户切换网站皮肤:淡绿的活力、淡蓝的致远、蓝调的稳健、橙调的欢快,事实上,这也是笔者在网站建设时追求的总体风格。网站的LogoBanner、各首页图片、视频页面、Logo链接图片、广告区的Flash动画、图片等富媒体,在和其他网站栏目一同向用户展示内容的同时也在装饰着页面,这是内在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

另外,教育门户网站的LogoBanner的设计也很重要,不仅要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还要简洁和美观,这是难度相当大的一项设计工作,最好请专业人员或向专业行业征集设计方案。概览页、细览页、图文页等这些二、三级页面的结构相对简单,要给人以简洁、端庄、方便的印象,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做用户所想,在概览页、细览页上还要提供去往相关栏目的通道,在图文页上要提供同类文章链接、推荐或热门文章链接,以延伸用户的信息获取范围。

三、把县教育网站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门户网站

时代在变,技术在快速成长,用户需求也在成长,教育门户网站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要不断更新、不断调整、不断深化、不断升华,它必然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1、密切关注新形势,积极应对

我们要关注互联网发展动态,把新成果和热门应用适时集成到教育门户网站上,培养用户的时代感,使用户紧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如2010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年增加1.2亿,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手机网民居住地为农村的用户占到30.8%……2009年初3G的开通使得手机上网的速率大幅度提升,手机上网成为了潮流……” [2]面对如此机遇,教育门户网站建设者要积极应对,搭建能满足用户需求的WAP网站,让手机媒体融入进来,成为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有力补充。

2、建立协作机制、保障网群发展

目前笔者所在的上杭县正在向相关部门申请成立县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争取人员编制,形成“以县为主”的长效管理体制。在仍需大力投入建设和推动应用的特殊时期,成立县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应用年”活动。在资金上,计划每年单列五十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育网络运维保障工作。为了推动各部门、各下属单位踊跃开展应用,制定了教育网站群内容保障规定,在网站上设立发稿排名榜,实时统计发稿量,并定期总结。通过以上组织机构、工作机制的建设,县级教育门户网站及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继红,《新媒体生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1月)

 

 

推荐给朋友:
打印】 【关闭】

热门文章

 

上杭县教育局 版权所有 ? 2004 闽ICP备14002748号 主办:上杭县教育局 承办:上杭县数字办 网站管理上杭教育城乡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