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教育信息网 FJSHJY.NET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教育科研 > 教师论文

信息技术如何有效促进新课程教与学?

来稿单位:中国教育报   作者:余冠仕   发布日期:2010/06/09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不要扛着别人的‘脑袋’去上课”

  信息技术如何有效促进新课程教与学?

 

  上上网,查查资料,然后照搬着拿去上课,这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新课程教与学的有效路径吗?在日前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赵景瑞明确地回答:不!他引用一位知名学者的话来说:“不要扛着别人的‘脑袋’去上课!”

  他的话引起在场人员的强烈共鸣。在这场由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教与学的研究》总课题组和北京市东交民巷小学共同举办的课题优秀成果“龙语语文”应用汇报会上,专家、一线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及产业界人士探讨了一个深层次话题:信息技术到底如何才能有效促进新课程教与学?

  从传统课程到新课程——

  信息技术能做些什么?

  课题组总负责人邓立言多年来一直从事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及应用工作。几年前,他深感信息技术与新课程如何实现深层次整合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于是承担了这项国家级课题。

  “新课程实施后,我们在教育思想、观念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还存在教师专业发展跟不上、教育资源建设跟不上等问题。”邓立言直指核心地讲到。

  他认为,根据我们的国情和校情,在新课程教与学中如何真正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要开展切实有用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特点,课题组将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与学整合、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评价体系、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师专业发展、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

  在今年将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将信息化建设列为保障条件之一,并列出专门章节强调,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原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说是“课题主旨和纲要的精神契合。”

  从资源库到备课平台——

  知识管理能带来什么?

  为了使研究真正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达到“有效”的目标,课题组在一开始除吸纳学校作为子课题成员单位外,还吸纳一批企业参与进来。在总课题的第四部分“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中,专注于语文教学资源开发的“龙语语文”就承担了重要任务。

  东交民巷小学语文教师李馨演示了利用这一平台进行备课的全过程:在教学设计环节,可参考平台提供的多个方案;在寻找相关素材环节,可以看到与课文相关的各方面素材;制作课件也不用专门去做了,平台可以直接生成PPT课件……全部下来,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

  该校的调查显示出,过去语文教师制作课件的途径是“部分自制+网上下载”或“部分自制+同组共享”,58%的教师要花2个小时,23%的教师花2个小时以上。而采用这一基于知识管理的备课平台后,“省去了教师资料的筛选和制作课件所耗费的精力与时间,使语文备课更加便捷,给教师更多的是思考的时间、研读教材的时间”。

  龙语语文的负责人张帆说,他们一开始也是建设了海量的资源库,后来意识到,教师更希望教育教学资源库能从简单的数据管理提升到促使应用者的知识构成与知识生成,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的分享与创新。

  从一线教师的切身需求出发,有着多年数据库开发经验的张帆及其团队引入了知识元的技术,通过知识元的链接和发掘各知识元的相关联系,以此来揭示知识元之间的各种关联,得以创造新的知识。

  同时,又根据学校的特点,强调知识管理的思路。课题组认为,对学校而言,教育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与教育有关的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组织、存储、创造,进而转化为知识,升华为智慧。

  北京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李奕对此感触很深。他说,知识管理策略的引入,是过去简单堆砌资源库的有效转变。“资源库建设不能只见库不见人,要顾及应用,顾及教与学的体验。这是深层次的数据库的积累,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

  从课题成果到广泛应用——

  中间环节还缺什么?

  一项研究成果要真正促进教与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课题、仅仅局限于参与课题的学校,而应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教与学的研究》进程已过大半,从已有的成果来看,体现出几个创新之处:引进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整合。

  “如果不能深入应用,就没有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邓立言说,其实,推广应用可以不断检验和完善成果,是课题研究很重要的部分。

  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北京的教育信息化投入很大,但也面临着如何有效应用的问题,这方面需要作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一方面是已有的科研成果,一方面是一线教师的迫切需求。但如何在二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是一道摆在面前的难题。业内人士表示,这一问题不仅要靠研究者大力推动,也要靠教师自身努力。中央教科所研究员江明就表示,从理念到实践,还需要教师的行动,才能实现有效应用。

  东交民巷小学校长王文利说,学校借助课题应用培养研究型教师团队,将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倡导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化。这样,一些创新的课题研究成果才能真正在教学中起到实效。

  有产业界人士表示,可以采取以实验促推广的做法,让学校在参与中不断互动,完善成果,达到有效应用的目的,“但课题成果的应用涉及面很广,需要政府部门、学校及产业界多方面合作推动。”

推荐给朋友:
打印】 【关闭】

热门文章

 

上杭县教育局 版权所有 ? 2004 闽ICP备14002748号 主办:上杭县教育局 承办:上杭县数字办 网站管理上杭教育城乡网网络中心